“益青启航·童心向善”公益项目是由福建省海峡非营利组织发展促进中心发起,闽都陈嘉庚公益基金会资助并参与执行的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。项目紧扣“实践育人”核心要求,搭建“学校+社会组织+平台”协同机制,形成覆盖志愿服务全链条的生态系统。项目自上线以来,各项工作有序开展,推进青少年志愿服务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,截至2025年6月30日,平台累计入驻29家专业社会组织,培育注册学生志愿者2684人、专业带队师资114名,构建起“社会组织发起志愿服务项目-学校动员参与-平台统筹管理”的闭环服务模式。累计发布1028场、2235小时志愿服务活动,涵盖社区服务、环境保护、文化传承等7大领域,提供13960个实践岗位,吸引6233人次青少年参与,实现常态化动员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要求。
开展活动类型
社区服务:开展社区卫生清扫工作;积极担任社区活动志愿者。
环境保护:学习环保知识,入户宣传垃圾分类;到公园、河湖清洁环境卫生。
弱势群体关怀行动:陪伴孤独症儿童,为其赋能,一同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;前往养老院,陪伴老人聊天解闷,打扫卫生,提供各类力所能及的贴心服务。
火车站服务:于爱心茶摊为旅客送上温暖茶水;进行旅客引导,助其顺利出行。
义捐义卖:开展义捐义卖等形式筹集善款,用于帮助需要人群。
小动物保护:前往小动物保护基地担任义工,悉心照料小动物;协助举办动物领养日活动,助力小动物寻找新家。
文化宣传:担任名人家风家训文化讲解员,传播优良文化传统。
志愿服务岗前培训: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岗前能力培训。
特色化实践成果
1、文化传承创新实践
2025年1月24日至25日,闽都陈嘉庚公益基金会、福建省海峡非营利组织发展促进中心联合福州三中滨海校区开展“文化传承永不息 喜迎佳节福满堂寒假团日活动,20个团支部200余名学生通过实践体验、民俗宣讲等形式,开展了消防安全宣传、生态环保行动、迎新关怀服务以及非遗文化传承等一系列活动,将志愿服务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深度融合,形成“志愿服务+文化遗产保护”的特色范式,有效落实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志愿服务。
2、思政教育深度融合
组建专家团队研发“志愿服务+课程思政”系列课程,将志愿精神培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。2024年7月与福州三中合作开展青马工程培训,50余名学生骨干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淬炼,形成“志愿服务认知 - 实践 - 反思”的完整成长链条。2025年3月建立“益青启航志愿服务驿站”,首批授牌8家实践基地并聘任9位校外辅导员,创新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模式,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。
3、专业能力建设突破
2025年6月举办首期带队教师专项培训班,采用“理论+实践”双轨模式,邀请7位专家开展政策解读、项目设计等模块教学,35名学员中34人通过福建省人厅社专项考核,通过率达97.1%。培训课程体系重点培育师资队伍在项目管理、安全保障等领域的专业能力,推动志愿服务向规范化、专业化发展。
“益青启航”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始终本着“让志愿服务成为青少年成长必修课”的目标,点亮青少年向善成长之路。未来,“益青启航”将继续发力,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,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。